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 第三届“羊山湖化学生物学论坛”

发布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3-05-23浏览次数:10

暮春渐远初夏来,最美人间五月天。523日,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南京举办第三届羊山湖化学生物学论坛

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论坛发起人南京大学郭子建教授致开幕辞,对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郭子建院士强调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场所,具备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生物医药企业需要将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转化为诊疗方法、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等,对源头创新和前沿技术有强烈需求。他希望企业和高校能够找到更多的共同点和结合点,推动关键技术难题的协同攻关,共同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院士对话”环节,邀请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刘武昆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晁洁教授、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晓昱、南京正大天晴研究院创新所所长吴舰与郭子建院士共同探讨“校企在技术攻关中如何作为”的话题。郭院士回应,栖霞区各级政府的支持,驻区高校的共同努力,在新的发展阶段,一定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羊山湖地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新生态链条,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

上午的主题报告由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范曲立教授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胡立宏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晁洁教授、南京大学闫超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钱勇教授分别带来题为《雷公藤多苷片抗AML物质基础发现及药物研发》《生物医用核酸信息材料》《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新思路》《化学探针及其在神经元应激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的高水准报告,分享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

下午的学术报告由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赵劲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江云宝教授、浙江大学申有青教授、中山大学毛宗万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沈其龙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齐湘兵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拟肽大环:合成、组装和跨膜转运》《临床转化型纳米药物的分子工程》《生物靶向和调控的金属诊疗》《用于含氟药物研发的氟烷基化试剂的创制及反应研究》《河豚毒素全合成研究》的前沿报告,探讨了化学生物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和热点趋势。

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汪联辉教授致总结辞。他指出,本次论坛展示了生物医药、生物传感、载药技术、生命健康、临床诊疗和生物电子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新观点。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在融合创新中充分发挥高校的科学导向优势和企业的产品化导向优势,构建区域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形成推动技术攻关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把羊山湖化学生物学论坛燃聚的创新火种进一步传播,扩大交流合作平台,高效解决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产业前端问题。

羊山湖化学生物学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教授倡导,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等4所双一流高校共同发起的组织,论坛秉承科技顶天、产业立地理念,旨在搭建仙林地区高校化学生物学及相关领域高端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平台,共话前沿方向,聚焦关键技术,链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自立自强。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本届论坛首次由南京邮电大学主办、企业承办,是推动科研成果从高校走向企业、科研有效链接产业的有益探索。

汪联辉教授主持会议

郭子建院士致辞

院士对话

部分参会专家学者

第三届“羊山湖化学生物学论坛”合影


(撰稿:陈宁娜 编辑:陈宁娜 审核:赵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