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AM活动日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维
2014年6月6日
各位同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我们IAM团队的成员在这里济济一堂,共庆我们IAM人自己的节日!
今年的5月10日,我们召开了团队文化建设研讨会,结合我们团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工作等各方面举办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活动。在那次活动上,汪院长建议我们每年有这样的机会让大家聚在一起,回忆往昔、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提振我们IAM人的士气、激励我们IAM人的斗志、提升我们IAM人整体在业界的竞争实力!
八年前的今天,我作为共产党员服从组织安排,从上海复旦大学交流到南京邮电大学任职,一晃八年,时光飞逝,就如同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抹不掉的八年,而对我们IAM团队,这八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从零开始,from the ground,在南京邮电大学这样一个传统的通讯行业为主的教学型高校,缺少化学、材料等相关学科的支撑,这短短几年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就了IAM新的辉煌,这非常值得我们纪念、总结、思考和展望。因此今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同年10月9日,学校党委正式决定组建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2008年4月,启动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在我们国家电子信息类的高校是开创学科建设的一次创举。由于过去高等教育体制所局限,此前不仅南京邮电大学,甚至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几所学校也不具备相关的学科或相关学院。因此我们的八年是不断改革、前行的,也是不断全新、进步的八年。所以今天和大家进一步分享团队历程。
今天这个日子在中外历史上也很特殊。最近包括凤凰卫视等媒体都在回顾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的清晨,是从西方的视角来看改变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格局的诺曼底登陆发起的日子,也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场双方势均力敌、旷日持久的一大战役。双方兵力投入共近500万,这样一场盟军接近300万、德军接近200万的兵力对决在人类的现代史上有重要意义。虽然东方有东方视角和价值,但不容质疑的是这在20世纪人类战争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战役。
同样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官渡之战。公元199年的今天,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官渡之战爆发,成就了曹操和三国最强大的魏国的崛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中外两个历史事件,其共同的特征都是实现了天下大势的大翻转。而2006年6月6日对我们团队的发展和黄维个人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就像中共历史上遵义会议之后的长征将革命化危为安、转危为机,对于IAM团队而言,6月6日就是一个良好的、吉祥的开端,也是优雅的开端。中国改革开放35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不再是100年前、60年前,甚至改革开放之初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局面,我们的高等教育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今非昔比的突破,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我们的高等教育掀开新的篇章。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思考、回顾、展望。
真正在这一天举办如此隆重的纪念聚会,这还是第一次。因为我们团队的风格,从来都是自加压力、埋头苦干,不喜欢大张旗鼓、自卖自夸。今天早晨省委组织部的领导来工大考察,我汇报时用一个题目来总结我在南京工业大学近2年的工作:“自加压力、改革创新——推进南工跨越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关于治学、办学的一些理念今天也在这里体现。
今天的活动不单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我们IAM团队在新的阶段重要的时间节点。所以今天的聚会更大程度上是团队内部交流,是5月文化建设研讨会的延续,目的就是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统一认识、瞻望未来,同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我们按照几个关键词,讲讲团队故事。
一、回顾团队故事,梳理奋斗脉络
我们团队严格意义上可以追溯至我在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之后,那是大幕未开之际的舞台后的准备。我们通常把团队工作溯源到我在新加坡工作时期,汪联辉院长、陈志宽教授都是当时新加坡团队的核心骨干成员。团队于90年代初期形成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化学系;90年代中期,快速成长于新加坡材料研究院,天时地利人和;本世纪初期我响应国家号召回国服务,落户复旦大学并创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团队逐渐成长起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006年10月9日在南京邮电大学创建了“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为了使历史得到延续传承,团队在对外交往时英文还是采用“先进材料研究院”,就是我们“IAM”简称的由来。这也是我们今天重点回顾的团队故事的起点。
1、第一个关键词:“艰辛”。
大家很难想象,我们在南邮奋斗的原点是一个非常局促、空空荡荡的办公室。用了近一年的时间,2007年5月,我们在科技大楼二楼一间闲置多年的库房开始落脚。2007年7月左右,我们还没有实验室,当时省委领导了解、关心我到南邮后团队的发展和建设,我提到团队目前第一没有发展空间,第二没有发展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写了报告请省里有关方面支持,最终组建了我们第一个省级、也是南京邮电大学第一个省级的重点实验室: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按照正常的组建程序需要专家认证,因此在省委领导批复后,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省委相关部门带头考察,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质推进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之后我们有了在教五楼的基地的建设,也有了我们现在活动的大会议室。当时有关部门来考察实验室进展,需要有地方进行开会和汇报,而我们只有一间空空荡荡的教室。由于经费紧张,冯晓苗老师连夜从苏州买回家具,赶在早上8点省科技厅考察前安装完毕。这就是我们团队在南邮的起步。
但是不怕吃苦的IAM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最近我用一句话来总结:“黄维同志和他的团队,就算被扔在沼泽地,也想办法站起来、爬上岸,让沼泽地变成绿洲、变成良田”。我们就是这样风格的团队。我们想方设法对教五进行加固,这里的贡献永远不能忘记密保秀老师和高志强老师,我们用吊车把设备吊上去运到六楼的超净实验室,做了避雷、防静电的处理,又对教五做了加固和承重的提升,经过大量的改造工作才有了现在的实验室。
正是由于团队最初的“八条枪”,后来的“十几条枪”、“几十条枪”,这样一批好同事、好伙伴、好兄弟,在空间有限、经费有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人几乎都是“先上车后补票”,相当多人来了半年还没有拿到一分工资,凭着一腔热血忘我工作,一点一滴、经年累月地,啃硬骨头、涉险滩、打硬仗,取得学校历史上无数个成绩。我们将荒漠变成绿洲,希望今后绿洲成片。如今的教五楼俨然成为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不可小觑、极具特色、在有机光电子领域有影响声望的创新创业基地。
在2011年举行的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五周年院庆上,我曾经说,发展最大的动力源泉就是团队的同仁。而材料院的亮点就是,材料院的灯在南邮永远是最亮的!每个夜晚、每个假日,材料院的灯都是亮得最久、亮度最高的。这就是我们的团队故事。
2、第二个关键词:“跨越”。
从艰辛的创业展开,让我们回顾团队故事中的一个个突破与亮点。八年中,我们每年都在实现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2006年,启动建设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2007年,获批建设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重点实验室,这是首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落户团队。
2007年,获批建设“江苏省平板显示与固体照明工程中心”,这是目前无锡方圆和盐城方圆建设的方向,团队再添一省级重点平台。
2008年,以南邮为第一承担单位的“有机纳米材料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立项资助,这个项目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去年结题时成为三个优秀项目之一。这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落户团队,成为团队发展的重大支撑与推动力量。
今年5月底,我们团队的“有机光电子学”再次获得了江苏省优势学科的支持,这样的支持更彰显我们团队在南邮的分量和在江苏的进步。我们从一个零起步、零平台、零经费、零队伍的基础在八年后发展到南邮第一、全省领先的平台,我们“有机光电子学”在优势学科中的最大交叉学科专家评审时,毫无悬念的名列第一,成为支持率最高的团队,这是我们八年之路的华丽转身,从寄居于通讯学科的团队,经过IAM人共同的努力走到今天,所以说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6年至2008年,是团队在南京的初步发展,实现了省级平台项目向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跨越。
2008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储备适应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本科人才,这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依托团队科研优势,创建无锡方圆环球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其核心技术达到销售收入逾6000万元的规模,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获批建设“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为国内在电子信息领域的首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年,“江苏-新加坡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联合实验室”顺利揭牌,为团队的海外科研合作开辟了新天地,获得科技部专项支持。
2011年,我们的“有机光电子学”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建设工程,是该领域在我省的唯一入选单位;同时,团队申请的“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相继授权获批;在团队日益壮大、成果倍出的同时,我作为团队符号和团队发展成果的最直接受益者,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遴选,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11月11日,又是我们团队一个重要的节日。
2009年至2011年,是团队在南京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实现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团队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领域的全面开花、蓬勃发展。
2012年,由于我本人工作调动,团队在南京工业大学继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2012年8月1日成立先进材料研究院。黄岭院长原先是南洋理工大学的副教授,放弃国外的发展机会选择加入IAM团队。团队就此形成了“一体两翼、方向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新格局。团队所支撑的“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分中心,成为由南京工业大学牵头建设的首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有机光电子学”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在国内外进一步增强了IAM团队的品牌形象。新发展的团队南工分支在这一年,已吸引30余名海外高端人才与杰出青年学者,并获得国家、省部级30余项科研项目以及平台专项建设支持。我认为我们在南工组建的IAM新分支目前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非常强。有两个指标:一是我们这里有陈志宽、黄岭教授等为代表在海外名校已经获得正式教职的老师;二是我们的南工团队多数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有成果体现。今后将发挥两大分支协同创新的优势,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2014年,团队发展迎来新一轮机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风生水起,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奖有所斩获,本土创新研究成果体现获得重大突破,赵强教授指导的孙会彬博士和刘淑娟教授、张寅博士合作完成了我们预期在2015年才实现的重大创新成果,可喜可贺!
2012年至2014年,是团队在南京发展的第三次腾飞,实现了与国家科教发展新战略“2011计划”同步、引领国际协同创新潮流的新时期新跨越。
可以说,八年来,团队发展一年一跨越,每三年实现一次大的跨越,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团队发展的主旋律,而这也正是团队抢抓机遇、逆势而上的最佳缩影。
3、第三个关键词:“团结”
团队之所以能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应主要归因于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大师+团队”模式正是团队跻身世界一流、迅速提升实力的重要手段,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众所周知,科技团队建设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已有学科不断演变分化,科技人才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尖窄、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构成越来越复杂,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当今时代,仅靠“单兵作战、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取得重大创新,“抱团出击”是大势所趋。
回顾八年前,我们来到江苏、加盟南邮,虽然获得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学校的关心与支持、指导与帮助,但其实也面临诸多劣势。从江苏的宏观环境而言,江苏是经济大省,但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还有些薄弱。在科学研究上我们主导这样的思路:“补足原始创新的空白,插上原始创新的翅膀!”。没有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将是无源之水。不能为眼前的一时一地迷失我们的方向。从南邮的微观环境而言,当时还是一个以通信为主打的教学型大学,不要说有机电子这样立足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就连其主要支撑的化学和材料等学科,也是不存在、零起点。我们在这样相对弱势的平台上,成就了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的团结,我们的抱团出击。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就是我们信心所在。所以我提过八个字:信心、勤奋、合作、机遇。
二、总结团队精神,凝聚文化力量
回顾团队故事,很自然地我们能归纳出团队精神。我们不盲从,不迷信,我们有信仰,团队的力量正是根植于信仰。所以团队要有共同的价值、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文化。
1、学术品格:立足前沿、倡导融合
立足前沿、倡导融合,是IAM一贯的学术品格。
我们团队是在国际上最早涉足、并一直坚守有机电子方面的研究、引领学科发展的创新团队。那时,有机电子这一新兴学科处于科技前沿,由于学科发展起步伊始,基础理论尚未形成,虽然在国际上也有不少学者介入,近三十年来许多跨国公司从基础研究做起并介入有机电子研究。
在5月底的ISOME会议上我提出一个概念:二十世纪是电与硅的世纪,二十一是光与碳的世纪。所以有机电子将成为我终生的事业。
正是基于我们的长期坚守、立足前沿,团队已经成长为一支独具特色与优势、拥有国际先进创新成果、与国际同行建立广泛学术联系与紧密合作机制、具备突破本领域重大学术与技术问题的人才队伍。
也正是基于“有机光电子学”这一前沿、新兴、交叉学科的特点,团队始终致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化学为目、以物理为纲”,围绕“纲举目张”,最终推进在信息领域、生物领域、能源领域等方面的应用。
从人才布局而言,团队始终致力于引进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加盟,这里没有所谓的黄维嫡系,我视如己出、全力以赴。如赵强老师虽不是我学生,但是目前我们团队成果显示最高的成员之一,2008年从日本留学回来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接一个成果。团队每位老师在不同方向上进行切入、突破、组合,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例如范曲立、密保秀、解令海、赵强、赖文勇、马延文等年轻教授,可喜可贺!
2、人才理念:集团作战、高端引领
IAM团队一直践行着集团作战、高端引领的人才理念。
刚刚回顾团队故事时,我就已经提到了“团结”这个关键词,这就是IAM集团作战的理念。
而高端引领,是团队人才理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端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带动者和新财富的缔造者。“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二十世纪初,当我带领团队在复旦大学创建国内首家有机光电子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时,我就提出了“海外人才缓冲带”的理念,旨在建设形成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大力延揽海内外高端人才,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
团队在吸引和服务高端人才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引才的关键是“引心”,事业是拴心留人的根本,团队重在打造促进高层次人才大量集聚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事业平台,重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使教师能心无旁骛安心于教学科研,学生能自主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形成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真诚协作的学术氛围。
我在任职南工后提出一个“6551”工程,即有6名以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5”是50名“长江学者”、“杰青”等领军人才,“5”是50名“优青”等优秀人才,“1”是1000名来自海外的青年学者。我希望到2018年左右南工的三千名教师能有这样的布局。
3、奉献精神:天道酬勤、科学报国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在国际学术界建立起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是与团队成员共同的辛勤付出直接相关的。IAM的道路,归根结底就是勤奋起家、白手创业的道路。
当然勤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更不是使蛮力、无所思考、无所领悟;重在勤奋实践中的悟性与思维水平的提升、以及经历困苦的品质磨炼,重在知行合一的境界。我们要在团队内部继续营造这种健康的文化氛围,倡导通过自身努力、奋勇拼搏获得学界认同的学术道路。我反对用非学术的手段去干扰学术判断和学术决策。我尊重专家们的学术判断,他们愿意支持我们非常欣慰,不愿意支持我们继续努力,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是我们一贯的思考。
团队奉献精神的另一面,就是科学报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较早一批回国创业的海归团队,我们一直致力于吸引优秀海外华人回国发展、奉献科学热忱、报效祖国科教事业,因此,团队核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报国热忱、为祖国科教事业奋斗终身的科学热忱,实现科教强国梦。
三、前瞻团队道路,提亮品牌形象
1、团队道路
总结团队精神的同时,我们已然清晰IAM一直坚持什么样的道路,这就是SCIENCE的学术道路:S(Skepticism,科学质疑)、C(Curiosity,好奇心)、I(Industriousness,天道酬勤)、E(Ethics,守望良知)、N(Novelty,追求创新)、C(Confidence,自信力)、E(Enthusiasm,奉献热忱)。
我们倡导通过自身努力,奋勇拼搏获得认同的学术道路;
我们倡导勇于立足前沿,对话国际优秀同行的学术道路;
我们倡导奉献科学热忱,报效祖国科教事业的学术道路;
我们倡导不轻信不盲从,秉持科学质疑精神的学术道路;
我们倡导好奇驱动求知、追求全面系统创新的学术道路;
我们倡导引领先进文化、坚守正义良知诚信的学术道路。
2、品牌自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团队道路,就是IAM的品牌文化。
IAM团队的最大优势,就是品牌的成功塑造,这也是我们坚持十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一般规律而言,成果体现与学术影响、品牌形象,往往不完全画等号。品牌形象与很多因素相关,不完全由成果体现和学术贡献决定。因为绝大多数学界同行,对于其他同行学术贡献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对于layman(外行)而言,就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一批学术贡献很大但业内影响相对较小的学者或团队。但如美国四院院士、美国总统科技顾问、西北大学教授Chad Mirkin,就是学术与品牌影响完美的结合,这就是我为什么非常鼓励大家听他的报告,他是非常出色的学者,同时也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家,非常好的完美搭配才成就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而如果说我们团队的学术贡献可以打70分,那我们的品牌形象肯定是80分以上,这就是我们的优势,要继续发挥。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品牌形象要超过我们对学术的贡献,大家既要有信心也要保持头脑清醒。我们要更加发奋、更加努力,使我们的品牌形象实至名归。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坚守、珍惜我们的品牌,这是我们的羽毛、是我们团队的翅膀。树立文化自信、品牌自信,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坚守IAM这一面旗帜、我们心中共同的、唯一的品牌,并且不断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
3、未来展望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基于多年的海外研究经历,我曾向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以及部门负责人建议,在有选择的若干领域,依托高水平大学、融合所在区域的其他高水平研究大学和科研院所,创建5-8家国家实验室,共同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研发平台的建设,以此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2002年,正是我们团队,用“先进材料国家实验室”这个发展蓝图,争取到上海市人民政府无偿划拨占地面积两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力支持,现在市值已上千亿。这片土地成为现在复旦大学的主校区——江湾校区,是复旦邯郸、枫林、张江校区面积总和的两倍多。
从目前来看,教育部推进的国家实验室建设更符合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更好地契合正在推行的“2011”国家级战略规划。而教育部的国家实验室概念,正是我最早向中央领导同志建议的在多个一级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组建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又在新的起点上进行尝试,即将重新启动,这对于我们团队而言,是一次绝佳的历史机遇。
因此,国家实验室依然是我们团队的奋斗目标,这同时也是我们争取教育部政策支持、推进“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平台。最近我们在南邮分支推进建设省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信息材料与生物电子重点实验室,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将把生物电子这样的研究方向作为团队新的增长点来打造,加快人才和相关基础条件的建设。而在南工分支推进建设省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塑料电子重点实验室,能够形成新的优势和特色。两大分支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在这个基础上,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回顾团队故事,感慨万千;总结团队精神,倍感自信;前瞻团队道路,心潮澎湃。今天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祝福我们共同的家——IAM明天更美好!
最后一句话,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