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黄辉教授学术报告

时间:2022-04-30   浏览:1468

承国脉,薪火相传八十载;创未来,弘毅笃行谱新篇。值此南邮八十华诞校庆学术活动月之际,应我院陈润锋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黄辉教授于2022429日下午2点在腾讯会议和腾讯直播上以“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为题作了一场精彩报告。材料院副院长陈润锋主持了报告,共有50余名师生参加了线上学习。

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是有机电子学的发展基础,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对有机电子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成本偏高、性能仍不够突出,因此制约了有机电子学的发展。黄辉教授围绕这一科学问题,从分子设计和合成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大量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在有机半导体设计部分,黄辉教授提出了非共价构象锁的设计概念,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各类p型与n型有机半导体的分子设计中,结合计算方法验证了这一设计思想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将基于非共价键构象锁设计的各类有机半导体材料应用于光电传感、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伏电池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潜力。在合成方法学部分,黄辉教授提出了高效的碳-碳键形成的反应新策略,并将其命名为CAS聚合方法,这一方法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在互动环节中,黄辉教授回答了教师与学生的若干提问,详细解答大家在本次报告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报告展示了黄辉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拓展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开展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黄辉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本科、硕士、博士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化学所、达特茅斯学院,随后进入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和康菲石油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研究科学家)开展研究工作。2013年作为中科院海外引进人才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目前任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化学与光生物委员会委员、InfoMat编委、Sci. China Chem.青年编委、科技部、国家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等。



撰稿:李明光 编辑:沈晶晶 审核:陈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