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麦耀华教授和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学术报告

时间:2021-05-12   浏览:2798

报告一:

报告题目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及组件研究

报 告 人麦耀华教授

单  位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时  间2021512日(周三)下午14:30-16:30

地  点:材料学科楼413大会议室


报告摘要:

  近年来,新型钙钛矿太阳电池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其能量转换效率在短短10余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从3.8%25.6%的突破。但是,在其产业化的进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稳定性问题严重影响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和有机-无机混合钙钛矿材料相比,全无机的钙钛矿光吸收层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本报告汇报了所有功能层均为无机材料的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及组件的研究。本报告采用两步升温法,首先通过分子自组装方式在较低温度下生成过渡薄膜,然后再在高温下退火结晶,制备出均匀致密的高质量CsPbIBr2CsPbI2Br钙钛矿薄膜,并通过界面调控等技术获得转换效率超过15%的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该类型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在高湿度环境下,钙钛矿光吸收层很容易转变成光伏性能较差的d相材料,本报告通过在钙钛矿前驱体中加入InCl3,实现了In3+Cl-离子的共掺杂,大大提升了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水汽稳定性。通过三(五氟苯基)硼烷(TPFPB)和高氯酸锂(LiClO4)对C60电子传输层的能级位置和电学性能进行调制,进一步加强电荷抽取与传输。然后结合空间热场调控技术,实现了大面积全无机钙钛矿电池和组件的制备。最后,本报告探索了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在室内光能采集中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

  麦耀华博士,暨南大学教授,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20081月,作为共同创始人成立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首席技术官。2013年起,担任河北大学光伏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光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20169月成立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并担任院长。麦耀华教授长期从事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高效率硅基太阳电池、新型化合物薄膜半导体材料和太阳电池,以及钙钛矿太阳电池等领域,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支持,在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 Mat.Nat. Comm.J. Am. Chem. Soc.Nano EnergyAppl. Phys. Lett.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目前总共获得授权专利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多项新技术和产品实现了产业化。作为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核心委员,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际和国家标准的编制。




报告二:

报告题目高效率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报 告 人谭海仁教授

单  位南京大学

时  间2021512日(周三)下午14:30-16:30

地  点:材料学科楼413大会议室


报告摘要:

  传统的单结晶硅电池技术,其效率已接近实用化效率极限,难以持续提升,探索更高效率的低成本叠层光伏技术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等优点,近年来备受世界各国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的青睐。钙钛矿材料带隙可调且可低温制备的特点,使其能与其它窄带隙光伏材料,如晶硅、铜铟镓硒、窄带隙钙钛矿等制备更高效率的叠层太阳能电池。报告将简要总结课题组近年来在钙钛矿叠层电池(包括钙钛矿/晶硅以及钙钛矿/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初步研究进展,探讨高效率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关键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界面接触钝化、材料缺陷态调控、器件结构设计等对叠层电池光伏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和机制。

 

报告人简介:

  谭海仁,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人才200820112015年先后从中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2018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包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及新型高效低成本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在Science, Nature Energy, Nat. Comm., Adv. Mater.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7000 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