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介绍

时间:2022-06-25   浏览:301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09年获批建设,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并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依托的“材料科学”学科位于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79‰,是江苏省优势学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安全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具有宽阔的视野、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能够运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解决高分子材料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解决高分子材料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方面工作能力,并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影响因素;具备从事高分子材料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并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渠道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材料类专业导论、材料科学基础、功能高分子材料、材料力学、大学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有机电子学、聚合物成型工艺与加工基础、聚合物反应原理等。本专业主要方向为功能高分子材料,专业注重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主线,与信息、电子、物理等多学科相结合,在光电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它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升学率超50%,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国内大中型光电、材料、电子信息企业,深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另外,本专业已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达到国际互认质量标准,可以在相关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职业资格。





材料物理专业介绍

材料物理专业于2008年获批建设,是我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专业,先后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一流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其依托的材料科学学科居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79‰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研素质、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安全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材料物理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宽阔的视野、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素养,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能够在光电材料、光电器件、光电显示等行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够多学科融会贯通,熟练应用专业前沿知识,具备识别、表达、分析和解决功能材料开发、加工与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能力和意愿服务于社会;能够在工作实践中,遵循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保证公共健康和安全;能够主动更新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能够主动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材料类专业导论、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力学、材料分析技术、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有机电子学、平板显示技术等。本专业主要方向为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注重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我校在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及“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平板显示与固体照明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以光电材料与器件为主线,与信息、电子、物理等多学科相结合,在光电信息材料、柔性电子、新型光电器件应用等相关领域,培养既有扎实的材料物理基础,又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背景与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自入学就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拔“菁英计划”班,针对学业、就业、学生科技以及贫困生等提供各类奖助学金,并为优秀学生提供海外名校交流机会。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屡屡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金奖、“挑战杯”国赛一等奖、节能减排国赛一等奖、“创青春”国赛一等奖等荣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材料、能源、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升学率大于50%,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国内大中型光电材料、光电显示、信息电子类企业,深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介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于2021年获批依托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79‰的材料科学学科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专业,是我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专业。

本专业基于适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对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相关领域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安全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研素质、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能胜任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以及新能源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适宜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相关的研发、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双碳”战略规划和“两新一重”建设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培养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方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材料类专业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电池建模与电池管理系统、新能源材料制备实验、新能源器件综合实验、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有机电子学(双语)、材料力学、材料分析技术、大学化学、物理化学、材料有机化学、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双语)。

本专业遵循以材料工程等相关学科为主线,与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多个学科和相关领域知识进行交叉,构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体系,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拟设立以下两个专业方向:(1)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与白光照明;(2)新型储能材料及化学电源。

本专业自入学就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拔“菁英计划”班,针对学业、就业、学生科技以及贫困生等提供各类奖助学金,并为优秀学生提供海外名校交流机会。本专业为同学们邀请领域内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学者开展主题为“新时代、新青年、新材料、新能源、新前沿”的“五新”讲坛,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创青春”大赛等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以拓展本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新材料、新能源发电、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5G基建等国家战略性新兴“双碳”产业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就业率高、待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