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纳米光电子学前沿研讨会在材料学科楼召开

时间:2018-04-23   浏览:1470

419日下午,应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副校长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华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于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杰青徐东升教授,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国家杰青王训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国家杰青唐智勇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杰青侯仰龙教授来我校参加了2018年纳米光电子学前沿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系校庆76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聆听了学术报告。

张华教授作了题为“纳米材料晶相工程”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纳米材料的晶相调控,特别是二维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晶相调控以及二维新晶相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为制备新型高活性催化剂以及从晶相角度研究催化剂活性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的途径。

徐东升教授作了题为“高效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学术报告,系统分析了敏化光伏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光伏电极材料,提出从改善电极光热电催化活性角度优化器件光伏性能,为提高光伏器件应用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训教授作了题为“亚纳米超薄纳米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亚纳米尺度晶体材料的奇特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展示出这类新概念亚纳米材料的独特魅力。

唐智勇教授作了题为“新型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催化材料”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纳米尺度MOF材料作为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及其表面配位特性,通过晶体结构设计、纬度控制及不同中心金属离子之间的耦合作用提高纳米MOF材料的表面活性,为催化剂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全新思路。

侯仰龙教授作了题为“磁性碳化铁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诊断治疗应用”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碳化铁的合成及其磁性能,并对碳化铁在医学诊断治疗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展示了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于霆教授作了题为“二维纳米材料的光-物质相互作用:从石墨烯到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一系列二维纳米材料中“光-物质”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这些类型的二维纳米材料的“光-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原理。

      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专家为材料院广大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的盛宴,与会师生积极与报告专家互动交流,专家学者妙语连珠、精彩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六位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让材料院广大师生有机会进一步了解纳米电子学前沿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升了师生对纳米电子学研究的认识,对学院的纳米光电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和师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